铁合金锰硅,硅铁供需基础
一、铁合金基本概述
(一)定义与分类
铁合金是由一种或几种元素与铁元素形成的合金,按其所含 主要元素分类,铁合金可分为硅系、锰系、铬系等不同系列。换 言之,硅系、锰系和铬系合金中的主要元素分别是硅、锰和铬, 其主流品种成分含量
(二)用途
铁合金的用途主要是作为炼钢时的脱氧剂与合金剂,用以消 除钢水中过量的氧及硫,改善钢的质量和性能。
一是用作脱氧剂。炼钢时用吹氧等方法使铁水脱碳及去除磷、硫等有害杂质,这一 过程会增加钢液中的氧含量,氧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材的力学性 能。添加一些与氧结合力比铁更强,并且其氧化物易于从钢液中 以炉渣形式排出的元素,把钢液中的氧去掉,这个过程叫脱氧。硅、锰、铬系合金均有此用途。
二是用作合金剂。不同合金元素 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:
硅能够显著的提高钢的弹性和导磁性,因而在冶炼结构钢、 工具钢、弹簧钢和变压器用硅钢时,都要使用硅系合金;一般钢 中含硅 0.15%-0.35%,结构钢中含硅 0.40%-1.75%,工具钢中含 硅 0.30%-1.80%,弹簧钢中含硅 0.40%-2.80%,不锈耐酸钢中含 硅 3.40%-4.00%,耐热钢中含硅 1.00%-3.00%,硅钢中含硅 2%-3% 或更高。
锰能够降低钢的脆性,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,提高钢的强度、 硬度和抗磨损度。“无锰不成钢”,钢铁行业消耗的锰占其产量的 比例超过 90%。锰是生产优质钢铁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基础原材 料,在炼钢过程中能够脱去硫和氧等杂质,通过提高强度、硬度和抗磨损度等性能来改善钢材的物理性质。目前,锰在钢材生产 过程中的作用尚无其他元素可以替代。
二、铁合金生产
(一)铁合金主要生产方法及原料
根据使用的冶炼设备、操作方法和热量来源,铁合金的生产 方法。
电炉法是生产铁合金的主要方法,其产量约占全部铁合金产 量的 80%,所使用的主体设备为电炉。
锰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锰矿。我国锰矿资源较丰富,主要分布 在广西、湖南、云南、贵州、重庆等省(区、市),目前已探明 的锰矿区有 213 处,保有储量达 5.6 亿吨,居世界第二位。但锰 矿是我国的劣势矿产,贫矿多、富矿少、品位低,开采难度大。而国外进口矿石品位高,渣量少,成本低,污染小。目前,国内 一些锰企业已经在菲律宾、越南等国探寻锰矿。
硅铁的主要生产原料是硅石,我国硅石矿主要分布在陕西、 甘肃、宁夏等西北地区。目前国内最大的硅石、石英石基地在宁 夏石嘴山市,已探明硅石储量达 43 亿吨。甘肃省硅石矿分布较 广、查明资源储量也较多。
(二)硅铁、锰硅近年产量 2013 年我国铁合金产量总计 3776 万吨,其中硅铁产量 597 万吨,锰硅产量 1103 万吨。
(三)铁合金生产区域分布情况
我国铁合金生产主要集中在广西、内蒙古、湖南、贵州、宁 夏、四川和青海等电价相对便宜的省(区、市),2013 年这七个 地区的铁合金产量 2482.4 万吨,约占我国铁合金总产量的 65.7%。
硅铁和锰硅的生产区域分布比较集中,但供应过剩情况都比 较严重。
硅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,2013 年青海、宁夏、内蒙古、 和甘肃四省(区)硅铁产量 390.6 万吨,占全国硅铁产量的 65.4%。
锰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,2013 年广西、湖南、贵州、 内蒙古和宁夏五省(区)锰硅产量 834.5 万吨,占全国锰硅产量 的 75.7%。
三、铁合金消费
硅铁和锰硅是炼钢过程中应用最多的铁合金。近年来,硅铁、 锰硅合金在消费中的占比发生了很大变化,由于锰硅合金既可以 脱氧,又可增加钢中的锰含量,提高钢的强度,所以锰硅合金用 作脱氧剂的用量占比逐渐高于硅铁。
硅铁除了用来炼钢,另一重要用途是用来冶炼金属镁。国外 发达国家平均每吨钢消耗铁合金约 30 公斤,我国约 15-25 公斤, 其中锰硅约 14 公斤,硅铁约 4 公斤。生产 1 吨金属镁约消耗 1.1 吨硅铁。
(一)硅铁、锰硅近年消费量
根据产量、进出口量计算的硅铁、锰硅表观消费量情况见表 8、9,硅铁表观消费量从 2008 年的 367.99 万吨增加到 2013 年 的 568.24 万吨,增长了 54.4%;锰硅表观消费量从 2008 年的 330 万吨增加到 2013 年的 1103 万吨,增长了 234.2%。